
不适应学校生活
妈妈的来信
院长:
你好!我是初中一年级女孩子的家长。上小学时,孩子学习成绩名列前茅,人际关系也很融洽。虽然有点懒,但是能按时完成学校的作业和积极准备老师布置的备品。上中学之后,我发现孩子上网时间和摆弄手机的时间增加了,也经常不按时睡觉。
妈妈的来信
院长:
你好!我是初中一年级女孩子的家长。上小学时,孩子学习成绩名列前茅,人际关系也很融洽。虽然有点懒,但是能按时完成学校的作业和积极准备老师布置的备品。上中学之后,我发现孩子上网时间和摆弄手机的时间增加了,也经常不按时睡觉。
1.为了博得家长关心和疼爱。
孩子是很敏感的,只要感觉家长的关心不在自己身上,他们就会惊恐万分。比如打电话时家长过于聚精会神、全神贯注,孩子就会认为自己已经脱离了家长的关心范围。于是慌里慌张、惊慌失措的孩子,会找寻一切可行不可行的理由,想方设法把妈妈的眼球吸引到自己身上。
孩子表现出不适当的行为时,家长不能表现出过分关心的样子,因为有时“漠视”反而比“重视”起到更好的效果。但是说出“漠视”这个词,应该慎而又慎。因为这种“漠视”并不是让你漠视孩子自身的存在,而是让你漠视孩子不适当的行为。很多家长不仅漠视孩子的不当行为,而且还漠视孩子自身的存在。实际上,家长可以漠视孩子不当的行为和需求,但是,应该对孩子表现出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爱护。
事例01 上课时用脚踢前面同学的椅子,或者翻看同桌的书和本子,或者乱翻老师的物品。
散漫的孩子,因为大脑发育情况极差,不能充分发挥大脑机能,不能有效控制不必要的行为。这样的孩子大部分都认识不到自己的身体处于什么状态,做出怎样的行为动作。当老师提醒孩子“坐好”的时候,他们立刻回答“我已经坐好了”其实也是这个原因。他们根本认识不到自己的所作所为给别人带来的妨碍和伤害,而且因为他们不是故意的,就算别人提醒,他们照样会采取同样的行为举止。所以老师经常给这些孩子贴上“捣蛋鬼”的标签。
大部分的孩子都不会收拾屋子,其中,散漫的孩子表现尤为突出。患ADHD的孩子,如果让他整理东西,他会感觉负担过重,因为他们缺少成体系的思考能力。
大多数家长为了培养孩子整理屋子的好习惯,直接命令孩子“把这个挂上去”或者“把这个东西放到那里吧”。如果孩子按照家长的意思去做,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已经掌握了整理屋子的方法。其实孩子只是盲目地服从家长,并没有自己的想法。想好之后付诸行动的做法和只是遵从指示的做法有本质上的区别。家长的命令和发牢骚有碍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,也会影响孩子的大脑发育。